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公益
四类人员分类救助 困难群众应保尽保 广西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
  • 时间:2022-02-19
  • 文章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作者:佚名
  •   

      1月29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健全广西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通知》,聚焦减轻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费用负担,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强化基本医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或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医疗救助(以下统称“三重制度”)综合保障,确保困难群众基本医疗有保障,不因罹患重特大疾病影响基本生活,同时避免过度保障。

      《通知》首先重新对救助对象进行了精准分类。一类人员,即城乡特困救助供养对象(以下统称城乡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二类人员,即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三类人员,即城乡困难低保边缘家庭成员,以及乡村振兴部门认定的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返贫致贫人口;四类人员,即享受相关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因高额医疗费用支出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大病患者,以及县级以上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

      《通知》明确,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对一类人员,按其个人应缴费金额给予全额资助;对二类人员,以及城乡低保边缘对象中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按其个人应缴费金额的60%给予定额资助;对返贫致贫人口,按其个人应缴费金额的60%给予定额资助;对脱贫不稳定人口,在规定的5年过渡期内,按其个人应缴费金额的60%给予定额资助;适应人口流动和参保需求变化,灵活调整医疗救助对象参保缴费方式,确保其及时参保、应保尽保。

      在“三重制度”互补衔接方面,《通知》明确,要发挥基本医保主体保障作用,大病保险对救助对象实施倾斜保障,保险报销之后发挥医疗救助的托底保障功能。其中,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继续对一类人员、二类人员、城乡低保边缘对象和返贫致贫人口等困难群众实施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10%、取消封顶线的倾斜支付政策;在规定的5年过渡期内,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对脱贫不稳定人口实施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10%、取消封顶线的倾斜支付政策。

      此外,《通知》还对住院、门诊特殊慢性病、重特大门诊特殊慢性病等3个医疗救助标准进行了合理确定,如医疗救助对象对应多个类别的,按可享受的最高类别标准给予医疗救助;提出建立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强化高额医疗费用支出预警监测,及时将符合条件的重点监测人群纳入救助范围;积极引导慈善等社会力量参与救助保障,发展壮大慈善救助,鼓励医疗互助和商业健康保险发展。

      


    原文链接:http://mzw.gxzf.gov.cn/ztzl/zxzt/zzqmzgzwyhmzgzqkjlzl/t1127394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新闻

  • 湖州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召开部务(扩大)会议学习贯彻全省民宗局长会议精神
  • 宁波市海曙区开展“思政首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首届洞天福地与人文自然研讨会在台州举办
  • 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总结表彰会
  • 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分析会
  • 省民宗委召开老同志新春座谈会
  • 广西出台多项鼓励措施 推动就业帮扶车间吸纳更多脱贫人口
  • 广西扎实推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广西卷》编纂工作
  • 2022年自治县县庆活动筹备工作汇报会在南宁举行
  • 广西不断推进语言文字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 林业景区达434个,其他涉林景区822个 广西林业生态旅游消费年收入突破2000亿元
  • “我们走出家门就可以就业”——广西首批“乡村就业工厂”运转良好
  • 推动就业帮扶车间转型升级 广西首批“乡村就业工厂”挂牌
  • 广西累计筹措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资金突破115亿元 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 产业协作和项目投资力度加大 上半年粤桂协作多项指标超去年同期
  • 广西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 走出民族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新路子
  • “同心共进激活文旅市场”粤桂协作——夏季文化旅游联合推介会在穗举行 孙大光出席
  • 广西发布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 2022广西全域旅游大集市开市 635条优惠措施展我区文旅多业融合发展新成果
  • 广西持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