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近年来,赤峰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聚焦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以“四强化 四注重”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一、强化全局性谋划,注重建机制保长效,民族工作政治方向坚定不移
赤峰市委、市政府坚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党政部门创建工作责任体系延伸至各旗县区、市直部门及乡镇苏木街道;出台了《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赤峰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规划(2021-2025年)》等指导性文件,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保障机制;建立了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主任、副主任,22个部门和地区共同组成的赤峰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研究中心,深耕民族领域基础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市、旗县区两级均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中心,专项推进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赤峰市“十四五”总体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考察、巡察检查、政绩考核,融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做到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中赋分权重达到15%;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民族工作委员会等议事机制的统筹协调作用,有效配置和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在全市上下凝聚起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强化创新性引领,注重抓特色添活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聚焦“有形有感有效”,不断创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立健全常态化教育机制,通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宣讲全覆盖”专项行动、举办主题研讨班、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体验馆等教育实践基地、线上线下同频推进“民族团结+”等举措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宣传教育全覆盖,打造了具有赤峰特色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体系;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大力支持和扶持《格萨(斯)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创作了《牧民永远歌唱中国共产党》等一大批红色文艺经典作品,举办了“中华一家亲·巴林草原情——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赤峰那达慕”等特色活动,《阿日奔苏木婚礼》等10余种少数民族古籍被列入国家级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名录;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全面育人中的正确导向和引领作用。
三、强化整体性推进,注重抓关键打基础,党的民族政策落实到各领域
把民族工作的重心下沉到乡镇苏木街道、嘠查村社区,制定了《赤峰市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实施方案》,推出“一家亲民族团结进步党建联合体”和“城市民族综合服务体”工作模式,打造了“城市乌兰牧骑”工作品牌和28个“城市民族工作示范社区”;开展了“我们的节日”、邻里节等系列“微活动”,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着力把社区打造成各民族共事共乐共居共学的温暖大家庭,推动各民族互嵌式发展;印发《赤峰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活动实施方案》,以京蒙对口合作帮扶为抓手,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联合研学、夏令营等活动,促进各族青少年广泛交往、深度交流、全面交融;开展“争做民族团结石榴籽”主题实践活动300余场,覆盖青少年6万人次;开展“永远跟党走”等党史进校园活动1650余场,参与师生40余万人,不断延伸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触角,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贡献青春力量;制定《赤峰市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施方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旅游路线,深挖各类景区的文化内涵,促进各族游客在旅游过程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依托“翁旗文冠花、杜鹃花旅游节”“喀喇沁旗红叶生态文化旅游节”等各类旅游项目促进乡村振兴、农牧民增收;不断加强红色旅游路线开发,在发展旅游事业中讲述好革命历史故事,推动各民族在旅游活动中交往交流交融;坚持农区与牧区并重、南部与北部地区并重、农村牧区与城市并重、机关事业单位与社会各行各业并重原则,相继出台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等指导性文件,全面深化创建工作内涵。
四、强化融合性惠民,注重抓民生解民忧,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行稳致远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内蒙古“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发展定位,深入剖析创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着力在“融”和“实”上下功夫,坚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把创建工作融入党的建设、乡村振兴、生态改善、社会治理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组织各旗县区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乡村振兴心连心”活动,为1.5万名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带动20余万农牧民增收致富,有效解决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十三五”期间,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投资353亿元,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弱项;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6%,民生支出累计达到199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5%以上,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6.7%和9.3%,助推各族群众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广泛开展普法教育,将民族领域法律法规全面纳入“七五”“八五”普法规划,融入法治宣传教育全过程;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遵纪守法的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