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近年来,黔江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多举措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着力发挥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在繁荣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找准“关键点”。成立了以区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特色村镇保护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编制了小南海板夹溪十三寨、五里乡程家大院、濯水古镇等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规划,严格实行“先审后建”工作机制,投入专项资金,吸引、整合、带动其他部门及社会资金近20亿元,确保了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工作有序开展、顺利推进。
二是改善基础设施,找准“切入点”。实施特色民居保护整治工程,修复、建设一批带有民族特点的特色民居,重点保护整治小南海、冯家、濯水、阿蓬江、中塘等乡镇街道沿线及小南海、白土、水市等乡镇五大市级避暑纳凉点的3310余幢民居,形成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群落;新建特色村镇寨门14座,硬化村道公路20余公里,铺设青石板及入户道路5万余平方米,建成生态停车场2万余平方米,整治排水沟及安装污水管网1.3万余米,解决了饮水安全、农网改造以及网络电视传输问题,特色村镇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三是丰富文化内涵,找准“提升点”。以特色村镇保护为载体,认真挖掘、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着力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3个;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溪号子传承培训表演基地、小南海民族风情区、濯水古镇民族文化展示一条街等20余项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建设项目库,建成武陵山民俗生态博物馆;大型民族歌舞诗《云上太阳》《濯水谣》等作品实现了从市内公演、走向全国、跨出国门的“三级跳”,收集、整理出版了《黔江方言俚语》《黔江民间故事》《黔江民俗礼仪》《黔江民族文史》系列民族丛书,不断提升了特色村镇民族文化内涵。
四是发展特色产业,找准“支撑点”。把经济发展与特色民居保护、民族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壮大特色村镇乡村旅游,濯水古镇、小南海板夹溪十三寨、水市水车坪、冯家官村坝等地旅游业快速发展,并分别成功创成5A和4A级景区;大力培育生态观光农业,有效改变特色村镇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增强村民自我发展能力,切实拓宽村民致富增收渠道。2022年,全区特色村镇接待旅游人数288.3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74亿元,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小南海新建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4万元、濯水社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1万元。
五是融合示范创建,找准“闪光点”。在全区特色村镇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凝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充分发挥示范点辐射和带动作用,在特色村镇广泛开展文明乡村、和谐村寨、平安大院、五好家庭、十星文明户、新时代文明实践等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增强村民团结、友爱、互助意识。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