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发育着世界上仅次于南北极的冰川,分布着数以千计的大小湖泊,孕育了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恒河等13条亚洲地区的重要河流,为这一地区20多亿人口提供水资源。青藏高原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碳汇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拥有丰富的动植物种类和众多的特有物种,是地球上生态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但也最脆弱的地区。青藏高原的环境变化不仅会深刻影响区域内部环境,还将通过全球联动效应深刻影响周边地区甚至全球的气候和环境,因此关系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二次青藏科考队贺信中提出,要推动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的颁布实施为守护好青藏高原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提供了法制保障,对于守护好最后一方净土,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次青藏科考是重大科学工程。自2017年启动实施六年来,科考队围绕青藏高原地球系统过程及其环境变化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
一是阐明气候变化影响下亚洲水塔失衡的影响,服务国家水资源与水安全战略。首次完成亚洲水塔总水量估算超过9万亿立方米,约是黄河150年或长江10年的径流总量。气候变暖导致亚洲水塔固-液比持续降低,内流区水资源增加,外流区水资源减少,呈现水资源空间分布的失衡。模型预估亚洲水塔21世纪将进入超暖湿阶段,亚洲水塔下游20亿人口的未来水资源利用需要进行区域性分策应对和国际性综合协调。
二是揭示气候变化影响下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和变化特征,服务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双碳目标。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主旋律是变暖、变湿、变绿、变暗。气候变化对碳循环有显著的正反馈作用,整个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碳汇总量每年1.2-1.4亿吨,碳排放量每年5500万吨,已经实现了碳盈余6500万吨以上,随着整个青藏高原生态的趋好,青藏高原对国家双碳目标的贡献会越来越大。
三是查明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变化,服务国家生态屏障体系优化。首次证实喜马拉雅小熊猫的存在,重新发现墨脱百合等被认为已经灭绝或者濒临灭绝的高原物种。理清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地和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的时空格局;建立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方法;提出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总体布局科学方案。
四是发现青藏高原人类活动新证据,服务青藏高原绿色可持续发展。连续刷新青藏高原最早人类活动历史记录,将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历史推至20万年以前。提出实施青藏高原农牧区域联动耦合绿色发展工程建议,为实现农牧区生产、生活和生态多赢的绿色发展战略服务。
五是评估川藏铁路沿线灾害风险,服务重大工程建设和运维安全。建立川藏交通廊道地质环境与灾害数据库,提出川藏铁路沿线30条重大泥石流的具体防灾对策。针对嘉黎断裂和鲜水河断裂等复杂构造变形部位,提出了线路穿越的低风险廊道,解决了通麦天险段和康定隧道等线路设计难题,评价了毛垭坝段北侧斜坡的稳定性,为确定北线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六是构建地球系统多圈层综合观测与预警平台,服务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选取雅江上游拉萨河流域,聚焦“冰”的独特禀赋,建设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的科考示范平台,开展地球系统变化的多圈层综合观测、预警与管理。建立雅江冰崩堵江灾害和中尼边境冰湖溃决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成功实现4次雅江冰崩堵江灾害事件的监测预警。
七是融入国际组织和计划发展战略,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中国方案。以我为主的“第三极环境(TPE)”国际计划深化与多个国际组织和国际计划的合作,自主研发的“贡嘎模型”大气碳收支反演系统首获“全球碳计划”认证,在联合国环境署平台发布《第三极环境科学评估报告》,在中国西藏“环喜马拉雅”国际合作论坛上分享气候变化成果。
这些科考进展有效服务了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科考队全过程科学支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工作。
下一步,第二次青藏科考将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为首要任务,加强生态系统本底及其未来变化规律研究,加强雪山冰川、江河湖源生态保护,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修复,加强冰冻圈灾害评价和监测预警,构建广泛的监测网络平台体系,为建设青藏高原国家生态文明高地,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力量。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