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深秋时节的山南市隆子县斗玉珞巴民族乡顶江村,早晨气温已经降至零下。七点多钟,天还没亮,崔珍旦增就起床了。他裹上厚衣服,娴熟地准备好糌粑、草叶,走到院子里,给32只蓝孔雀喂食。
“我们这里海拔这么高,也能养孔雀?养得活吗?有效益吗?”对于隆子县群众而言,在高原养孔雀是头一回听说。而崔珍旦增则用实际行动成了当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蓝孔雀不仅养活了,还开出了“致富屏”。
“我是学藏医的,许多中医、藏医典籍都曾记载,孔雀全身是宝,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崔珍旦增曾是一名村医,2018年,他购入了两只蓝孔雀,开始试养。经过几年摸索,他基本掌握了蓝孔雀的习性特点、饲养技术、疫病防治和孵化技术,对于规模化养殖,心里有了底。
蓝孔雀在高原并不容易饲养,高海拔缺氧及寒冷的气候等因素都容易致病。对此,崔珍旦增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饲养它们,每天都要到养殖场逛上几圈,仔细观察孔雀的饮食、粪便、羽色和行动力,确保蓝孔雀健康生长。
谈起养殖蓝孔雀的经济效益,崔珍旦增打开了话匣子:“一只母孔雀一年可产三四十枚蛋,每枚蛋售价基本都在一百元以上,市场供不应求,而且孔雀尾羽、孔雀粪等还有观赏、药用等价值,市场前景很可观。”
蓝孔雀对生长环境要求高,斗玉乡顶江村平均海拔3100米,植被茂盛、气候宜人,有利于蓝孔雀生长。几经考察对比,在2021年,崔珍旦增带着自己的蓝孔雀从海拔4000多米的工作地搬回到了顶江村。
有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如何发挥蓝孔雀的经济效益,让孔雀养殖为乡村振兴助力,带动群众共同发展,成了崔珍旦增和当地政府共同思考的问题。
对此,隆子县乡村振兴局、斗玉乡政府经过调研论证,在深入了解市场前景、征求群众意愿后,决定把蓝孔雀养殖打造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带动村集体发展。
就这样,今年7月,由政府注资70万元,以崔珍旦增为法人的旦增藏药材种植加工合作社斗玉蓝孔雀养殖场正式建成,实现了一场“双向奔赴”的产业合作。
在乡村振兴项目的支持下,斗玉乡蓝孔雀养殖规模已经达到32只,目前已实现收益5万余元。根据产业带动协议,养殖场将为顶江村每户群众带来年均700元的收入。今后,随着产业规模的发展壮大,这一项收入还将不断递增。
“到了春天,天气暖和的时候,蓝孔雀就会开屏,可漂亮了。”顶江村群众强巴卓玛向记者描述孔雀开屏时的美丽景象,眼里充满了欣喜和期待。
孔雀开屏寓意着吉祥如意,而基地里那一只只羽色华丽、高昂头冠,拖着长尾“闲庭信步”的蓝孔雀,也将带着勤劳群众的期望,“开”出一片乡村振兴的新天地。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