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调研
我省民族工作领域党员代表赵家清亮相中宣部中外记者见面会
  • 时间:2021-08-04
  • 文章来源: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作者:佚名
  •   7月2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北京举行“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6位民族工作领域党员代表围绕工作实际与中外记者进行交流。出席见面会的优秀党员代表中就有来自云南的基层佤族干部赵家清。在现场他与中外记者分享了保山腾冲市清水乡司莫拉佤族村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积累的经验。

      11年前,这位抱着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愿望的佤族青年,毅然选择回乡服务基层。经过这些年的努力,赵家清所在的司莫拉佤族村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从“贫穷小山村”变为国家3A级景区,未来会向着乡村振兴的方向迈进,围绕着5A级景区标准的目标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赵家清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各民族都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赵家清说,以前的司莫拉佤族村“看寨不像寨,茅草垒成堆,夏恐屋漏雨,冬怕寒风吹,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全村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2019年,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不仅使老百姓的收入增多了,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平台。

      面对全村落后的现状,他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团结带领群众艰苦奋斗,相继完成了团结进步示范项目,安居工程、电力改造、新农村建设,厕所革命等系列项目。随着基础设施和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以前在外务工的村民也逐渐返乡发展,解决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农村隔代教育等问题。

      在巩固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的举措方面,赵家清说,需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将一二三产业有效地衔接。第一产业主要是改变以前传统农户的碎片化种植情况,让村民成为股民,就近务工,年底分红;第二产业是挖掘传统的手工艺,让产品变成商品,商品变成礼品,比如根雕、竹编、刺绣等,可将这些做成伴手礼后推向市场;第三产业则是围绕环境、自然、民族、交通等优势发展乡村旅游,让农户居家建设农家乐、民宿、小作坊等。目前,司莫拉佤族村已成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云南省美丽村庄、云南省旅游名村、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作为边疆少数民族,我们要守护好、发展好边疆。接下来,我们更有信心和决心,把我们的司莫拉佤族村建设得更加美好、幸福。”赵家清说。

      


    原文链接:http://mzzj.yn.gov.cn/gzdt/gzdt/202108/t20210802_73724.html

    相关新闻

  • 廖敏赴上饶市调研宗教工作
  • 杭州市民宗局走访调研萧山宗教工作
  • 省人大民侨外委到省民宗委开展调研
  • 内蒙古自治区民委组织召开“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协调推进会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委调研组在我区开展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赋予“三个意义”工作调研
  • 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一行调研北京市古籍工作
  • 海外留学生社团代表座谈交流会在民族文化宫举行
  • 国家民委首次举办旅游从业人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究班
  • 浅析海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特点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赴山西省晋城市宣讲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赴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宣讲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在湖南通道宣讲
  • “典映中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成果展阅区”在广西民族大学正式对外开放
  • 驻华外交官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 两岸青年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品牌项目“荆楚行·一家亲——中华民族文化研习营”获社会各界好评
  • 全国民族古文字“冷门绝学”后备人才培训班在北方民族大学开班
  • 全国民委系统民族统计暨数据分析应用培训班在中南民族大学举办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5种民族文字版宣介会举行——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民族地区落地生根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在河北宣讲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赴司法部开展宣讲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