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调研
云南科技助力云茶产业提质增效
  • 时间:2021-08-04
  • 文章来源: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作者:佚名
  •   日前从省农业科学院了解到,经过多年不懈创新,我省科研人员在茶树资源、新品种选育、茶树栽培与植保、茶叶加工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并加强转化应用,有力支撑了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打造中国茶业综合实力第一强省、中国茶业第一品牌(普洱茶)等目标,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加强科企合作、科技服务,切实促进云茶产业提质增效。

      从世界各地收集保存茶组植物28个种、3个变种和7种非茶组植物的各类茶资源2560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建成了世界上茶种保存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种质大叶茶树资源圃。同时,还建有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茶叶展示基地、云南省茶学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科技创新平台。

      通过茶树种质资源发掘创新,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育成34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国家审定和云南省审定的茶树新品种,促进了云南茶树良种化。所育品种占全省无性系良种种植面积的90%,应用面积200多万亩;申报认定的国家有性系良种(勐库大叶种、勐海大叶种、凤庆大叶种)应用面积300多万亩,占全省近二分之一。其中,“云抗10号”为世界第一个大叶茶无性系良种,也是云南省第一大茶叶当家品种,占全省茶叶种植面积的近三分之一;“紫娟”是全国第一个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特异茶树品种,独特的花青素成分达3.55%,成为全世界种植面积最广的特异品种,被世界各产茶国引种示范30余万亩。

      此外,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系统研究总结出云南大叶茶栽培技术,率先提出了生态茶园理论,示范推广了一批优质、高效茶树栽培配套技术。重点解决了茶叶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创新研发一批茶叶新产品,研制的“滇红金针”“佛香茶”等50多个茶产品多次荣获国家和省级茶叶博览会金奖。

      “十三五”期间,我省在茶区推广红绿茶、普洱茶专用特色茶树品种140万亩,累计新增产值37亿元。其中,“云茶香1号”“云茶红3号”“紫娟”“云茶普蕊”4个品种入选云南省农业主导品种,“云茶1号”入选2019(首届)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百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累计推广低质茶园提质增效配套技术、茶园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等技术500余万亩。累计培训基层技术骨干、茶叶生产技术带头人和涉茶农户5.2万人次,科技服务覆盖西双版纳、大理、保山、临沧、德宏等15个州(市)114个县(市、区)。

      


    原文链接:http://mzzj.yn.gov.cn/gzdt/gzdt/202108/t20210803_73741.html

    相关新闻

  • 廖敏赴上饶市调研宗教工作
  • 杭州市民宗局走访调研萧山宗教工作
  • 省人大民侨外委到省民宗委开展调研
  • 内蒙古自治区民委组织召开“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协调推进会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委调研组在我区开展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赋予“三个意义”工作调研
  • 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一行调研北京市古籍工作
  • 海外留学生社团代表座谈交流会在民族文化宫举行
  • 国家民委首次举办旅游从业人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究班
  • 浅析海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特点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赴山西省晋城市宣讲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赴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宣讲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在湖南通道宣讲
  • “典映中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成果展阅区”在广西民族大学正式对外开放
  • 驻华外交官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 两岸青年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品牌项目“荆楚行·一家亲——中华民族文化研习营”获社会各界好评
  • 全国民族古文字“冷门绝学”后备人才培训班在北方民族大学开班
  • 全国民委系统民族统计暨数据分析应用培训班在中南民族大学举办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5种民族文字版宣介会举行——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民族地区落地生根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在河北宣讲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赴司法部开展宣讲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