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钢集团”)始建于1958年,现有职工32000多人,包含汉、壮、瑶、苗、侗、回、满、仫佬族等24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职工共有9800余人。作为毛泽东主席亲自审定建设规划方案的地方国有企业,60多年来柳钢集团扎根民族地区,勇当广西工业发展排头兵,大力开展生产建设,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跻身2021全球钢企50强第20位,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直以来,柳钢集团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统一战线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成企业促和谐、谋发展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为推进企业快速发展营造了稳定、团结的良好氛围。柳钢集团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1990年)”“全国文明单位”“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企业”“柳州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企业”“自治区和谐企业”“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
一、加强领导,创新品牌,绘就民族团结“初心谱”。一是高度重视,明确职责。集团党委副书记分管民族工作,并设立集团党委统战部,由专人负责该项工作,为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在年度集团党委工作要点和职代会工作报告中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和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结合,提出具体工作目标和要求,将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到各单位的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考评体系中,建立起严格的考核制度,确保工作扎实开展。二是打造阵地,创新品牌。针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集团依托“柳钢统战之家”工作阵地,专门建设“柳钢民族团结进步之家”,积极打造柳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新名片,除定期开展民族政策、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外,积极组织各民族职工进行研讨交流,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使工作增强活力,不断掀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热潮,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与企业发展。三是注重宣传,营造氛围。利用集团官网、《柳钢报》、《柳钢报》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柳钢“国企书院”开设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和民族知识图书专区;在厂区范围内通过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宣传海报、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民族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各民族团结进步基本知识,从而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柳钢集团60余年来的建设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守望相助、携手共建的团结进步史,1958年,3万多各族人民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祖国南疆,开启了柳钢建设的大会战,书写了“各族人民建柳钢,齐心协力助南疆”的动人篇章,在八桂大地上建起被誉为“壮乡明珠”的十里钢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一批批“柳钢制造”的民族品牌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柳钢集团把“铸”作为柳钢的精神,以铸魂引领国企党的建设,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团结奋进,以铸造质量为最高追求,以铸就忠诚、担当奋进的人才队伍为荣。
二、心系社会,助力脱贫,搭建民族团结“同心桥”。一是红色领航桥——搭建民族齐心奋进之桥。一直以来,柳钢集团作为广西工业企业的排头兵,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2020年全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分别向自治区、柳州市、防城港市、玉林市总计捐赠资金3000万元用于防疫抗疫工作;同时,派出12名医务人员驰援武汉,其中有5名同志为少数民族抗疫英雄;此外,还捐赠价值480万元的钢材支援建设广西“小汤山”医院,彰显了柳钢的钢铁意志和民族情怀。此外,集团高度重视统一战线事业和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充分尊重各族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倡议诉求,依托“柳钢民族团结进步之家”工作阵地,开展少数民族代表“爱企业、献良策、做贡献”课题攻关活动,不断提高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凝聚企业发展共识。二是橙色聚力桥——搭建民族振兴发展之桥。柳钢集团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高度融合,制定下发《柳钢集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挂牌突击支援行动,全力帮扶民族地区发展。2018年以来,共选派20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干部挂任融水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和柳城县的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以及工作队员,进驻9个民族聚居村开展扶贫工作,投入扶贫方面的资金物资折合8510余万元,援建扶贫项目64项。目前,9个村全部脱贫摘帽,所有帮扶村2297户贫困户、8768名贫困人口全部顺利脱贫,搭建起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新桥梁。继续派出8位干部进驻7个村,参与乡村振兴工作。三是黄色追梦桥——搭建民族经济致富之桥。柳钢集团积极推进贫困村旅游扶贫设施建设、产业扶贫发展项目,结合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工作,积极培育和发展民族聚居村主导产业,发展米酒、黑木耳、香猪、山羊等特色种养殖业,开辟乌吉村旅游观光栈道等旅游基地,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扶贫农产品及乡村旅游品牌。同时,集团连续两年承办广西国企扶贫农产品展销会,在广西率先建成国企扶贫农产品展销专区,通过“企业职工超市+扶贫产品供应商+少数民族定点帮扶村”的模式,并集中定向采购少数民族扶贫农产品作为工会会员节日慰问物资,让更多少数民族地区优质扶贫农产品常态化进入职工“菜篮子”,近三年,在消费扶贫领域总计投入资金3500多万元,搭建起民族经济致富之桥。四是蓝色希望桥——搭建民族教育扶智之桥。柳钢集团积极践行国有企业责任担当,全力帮扶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社会发展,多次走进民族学校开展“七彩课堂”、兑现少数民族学生“微心愿”,并大力推进“成长淬炼”贫困学生结对帮扶,与90名贫困学生进行“一帮一”长期结对,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等,并邀请少数民族学生来到柳州感受城市魅力,坚定“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心。同时,集团还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就业促脱贫工作,降低企业招工门槛,优先招录定点贫困村适龄少数民族青年,实现“一人在柳钢工作,全家彻底脱贫”,目前已有27名帮扶定点村少数民族适龄青年入职,使广大民族兄弟感受到柳钢集团工业反哺农业的热忱,感受到各民族团结大家庭的温暖。五是紫色活力桥——搭建民族文化之桥。2020年,柳钢集团工作服迭代更新,经广泛征集了广大职工的整体意见,新款工作服内衬采用了有广西地域民族特色的壮锦图案缝制,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和深厚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辉映,进一步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影响力。此外,柳钢集团充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大力完善企业民族风情生活及文化矩阵。在柳钢文化广场、文化中心构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长廊,在柳钢“国企书院”开设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和民族知识图书专区,在柳钢美食中心设立民族特色用餐窗口,在柳钢宾馆设立民族特色扶贫宴,并将宣传民族文化、脱贫攻坚先进事迹的节目固定融入到每年集团大型会议及演出之中。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氛围。
三、完善机制,搭建平台,扣紧民族职工“连心锁”。一是加强培养,力促民族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注重对少数民族职工的教育、引导和培养,将思想作风正、表率作用好的少数民族职工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目前,柳钢集团少数民族党员共有1380余人,占党员总数的21.78%。有意识地多给少数民族干部压担子、派任务,加强在生产实践中的锻炼,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展其上升和进步的空间。注重将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纳入到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去,目前柳钢集团列入重点培养的优秀年轻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有37人,占后备干部总数的31.8%。二是完善机制,激发民族科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多年来,柳钢集团充分调动民族科技人才,在产品创新、技术进步等各个领域发挥出积极作用,柳钢集团具有高、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共1900多名,其中少数民族400多人,占21.05%;共有集团级技术专家、学科带头人和技师带头人305名,其中少数民族63人,占20.66%。柳钢集团坚持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有效地调动了集团各类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大胆选用,搭建民族干部施展才能的舞台。重视少数民族干部选拔使用,在同等条件下能优先选拔民族干部。柳钢集团高中层领导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39人,占领导干部总数的16.73%;科级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275人,占科级干部总数的20.02%。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中,在基层一线,柳钢少数民族员工同样有自己的精彩故事,为柳钢集团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各民族职工收入不断提高,幸福感、获得感日益攀升,实实在在分享到企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果。
四、各族同心,携手共筑,奏响民族和睦“暖心曲”。一是亲切关怀,拉近距离温暖人心。每年春节前夕集团组织召开新春团拜会、职工座谈会等,集团领导与少数民族职工代表亲切交流,了解工作及生活情况,走访慰问少数民族职工代表,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送上关心与新年祝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凝心聚力共建美好柳钢。二是文化融入,铸造团结精神家园。柳钢集团多举措促进民族特色文化融入企业发展工作。在文艺汇演中,动员职工积极创作《月光下的凤尾竹》、《走在山水间》等系列民族舞蹈,并多次参加市级、自治区级文艺比赛,屡创佳绩。集团工会、团委以传统节日中秋、国庆节为契机,开展“团聚双节和越钢城”青年百家宴活动,各民族职工大展身手,制作近百种具有地域及民族特色菜肴,促进各民族职工交往交流交融。定期开展民族联谊会、茶话会、单身青年交友等活动,为各民族职工搭建交往交流交融的广阔平台,在企业筑起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精神家园。在柳钢各大基地、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各族干部职工挥洒汗水、团结奋斗,把实现人生出彩主动融入到企业发展进程中,谱写了传诵祖国南疆的民族团结进步佳话。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