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有一栋木质结构的侗绣博物馆,这里珍藏着一幅幅精美的侗绣文化制品、展示着令人叹为观止的手工技艺,也见证着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刺绣传承人、广西工艺美术大师杨甜的不懈追求。她以针作画、以线寄情,绣出侗寨人家的独特情怀,不仅使侗族刺绣技艺得到传承,还将手工艺术变成了真正的致富产业,带领侗乡姐妹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一、用匠心守护传统
在美丽的三江侗乡,侗绣技艺延绵近千年。
杨甜从7岁起跟母亲、姐姐学习刺绣技艺,12岁时已经能够自己绣制一整套衣物。长大后,她嫁进当地侗绣名家,在婆婆的指点下更是如鱼得水,绣技越发精进。
“侗族刺绣是融合剪纸和刺绣于一体的传统工艺。一件精品侗绣,要经历剪纸、镶边、绣花等数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在所有的工序中,最难的其实是剪纸。一幅好的作品需要几百、上千剪,而每一剪都必须一气呵成。”谈到侗绣的工艺,杨甜娓娓道来。
一手握剪,一手拿纸,小剪咬着纸片,一开一合,一旋一弯,短短几分钟时间,一幅活灵活现的龙就成型了——在采访中,杨甜向记者展示了她的剪纸技艺,无需打底稿、描线条,所有图样和纹路都存于心中,只要拿起剪刀,各式各样妙趣横生的图案就能跃然而出。
如今已是花甲之年的杨甜在传承侗绣的道路上坚守了50多年。
二、在创新中传承发展
“在过去,侗绣多是代表绣娘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到了我们这一辈人手中,侗绣就是传承和发扬我们侗族的文化。”杨甜有着自己的见解。
一套纯手工的侗衣,从纺布开始直至绣制完成,往往需要耗费半年到一年的时间。由于手工刺绣的效率太低,如今传统侗绣主要是作为手工艺品,体现艺术和收藏价值。在不断地发扬传统侗绣技法的同时,杨甜还汲取新的创新理念、技法,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侗民族独特文化和艺术魅力。几十年来,她多次荣获国家、自治区民族手工艺品大奖。
为进一步拓宽侗绣的推广渠道,杨甜创新产品,把侗绣和手镯、戒指、耳环等银饰相结合,让这些传统侗绣散发出新的魅力。她还经常自掏腰包,辗转全国各地参加展览,不辞劳苦只为让更多人了解侗绣之美。
三、倾囊相授推广技艺
为了让侗绣文化有一个更好的展示平台,2012年,杨甜一家拆掉了自家的木楼、花光了积蓄,历时两年多,把自家房子改建成侗绣博物馆。
这里如今既是杨甜的工作室和侗绣作品陈列室,更是周边侗族妇女学艺的地方。
担任博物馆“掌门人”后,杨甜手把手将刺绣基本技巧、色彩搭配等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每一位参训者。在她的带动下,徒弟中不少人已成为柳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当地也在着力打造集培训、交流、销售于一体的侗族刺绣产业发展平台,引导更多侗族妇女居家灵活就业。
2016年起,杨甜又担任广西“三区”人才支持计划三江侗族传统服饰刺绣技艺培训班的授课教师,定期到学校给每个班级学生上侗族刺绣技艺培训课。“祖宗传下的东西不敢忘也不能忘,侗绣是民族的文化,就算再困难我也要把它传承下去。”杨甜如是说。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