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特色竹竿舞、欢乐抛绣球、同心圆陀螺赛、壮话山歌对唱、客家山歌对唱……近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在港北区城区揭牌,各族群众兴致勃勃体验当地民族特色活动。主题公园通过民族团结标识、同心石榴林、同心健康步道、同心文化长廊等多种形式,既展现各民族优秀文化元素,又为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市民乔先生说,公园民族氛围浓厚,每天在这里健身、散步,时刻接受民族团结意识的熏染陶冶。
港北区常住人口7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41%。区委书记黄英梅介绍,近年来,该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细做实民族团结进步各项工作,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让人人争做民族团结模范,处处盛开民族团结之花,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各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大家手牵手、心连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创幸福美好新生活。
一、党建引领,画好同心圆
“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携手耀中华……”港北区港城街道龙井小学,每隔一段时间便会传出阵阵山歌,这是当地党员、蓝衣山歌队队长梁丽珍等人教小朋友唱民族团结山歌,让孩子们从小便吸收民族传统文化营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龙井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喜志说,村委每年都组织促进民族团结宣讲团到学校开展活动,采取课上全员参与学习、课下重点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山歌传承人,今年筛选17名学生进行重点培养。“村委还资助学校完善食堂设施,捐赠一批桌椅和民族服饰,开展文艺活动和‘一家亲’的教育引导,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孩子们心中扎根绽放。”
龙井村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3900多人口,其中壮族2700多人,占总人口82%。村干部陈喜志说:“党建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该村不断完善“党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机制,利用“三会一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形式,教育引导村民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以党群服务中心为载体,组织开展系列文艺汇演和志愿服务活动,专设民族文化展示厅,培育良好家风、乡风、民风,并加强文化活动中心、村庄道路、绿化亮化等方面建设,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如今,村里邻里互敬,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各民族和谐相处,续写“石榴籽”团结一心、共同富裕的美丽故事。
港北区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大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打造“党建+民族团结”品牌,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目前,港北区及龙井村、石羊塘社区3个集体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个集体和2名个人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24个单位被分别命名为全国、自治区、贵港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二、改善民生,奏响团结曲
春雨蒙蒙,港北大圩镇乐堂村新村屯田野,前不久插下的禾苗绿油油的,充足的田水满足了禾苗生长需求。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陆飞说,今年初,村里争取少数民族资金40多万元实施达开水库支渠大叉东至沙岭三面光水利工程,新修800多米三面光水渠,现在水渠里水流速度比以前快,水量也大,保障了500多亩农田用水。
今年以来,港北区整合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00多万元,实施5个三面光水利工程,建成4500多米三面光水渠,有效改善2100多亩农田灌溉条件,为粮食丰产打好基础。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有力支撑。港北区从解决各民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综合施策,持续发力,积极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增进各民族群众民生福祉,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走进港北区大圩镇民乐村庆乐屯,一排排蓝顶白墙的独栋小楼格外显眼,屯内硬化水泥路四通八达,家家户户门前屋后种着花草或蔬菜,给村庄增添了美丽。
庆乐屯有68户280人,均为壮族。屯里配有文化室、灯光球场等文体设施,依托各种活动载体,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村民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高,被评为广西民族特色村寨。民乐村党支书、村委会主任赵荣曙说,庆乐屯经常开展文艺晚会、文明户评比等活动,以此为载体推进乡风文明,促进民族团结。
港北区坚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改善民生福祉相融合,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根基,以民生温度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2021年落实20亿元民生资金,重点解决好学位、床位、房位、车位、蹲位、摊位、岗位、断头路和农贸市场“七位一路一市场”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今年持续加大民生保障和改善力度,一季度财政支出8.1亿元,其中民生支出6.7亿元。
三、发展产业,唱响富民歌
近日,港北区奇石乡桂中村白花山油茶种植基地,油茶树漫山遍野,10多名工人在基地除草、剪枝。看着长势良好的油茶树,基地负责人廖盛良高兴地说,今年又将是个丰收年。该基地种植油茶2000多亩,去年有350亩油茶树进入丰产期,收获生果20多万公斤,每亩收益2000多元。
廖盛良是桂中村壮族群众,妻子是汉族人,壮汉联姻在当地很是普遍。为壮大油茶产业,廖盛良加快油茶厂建设,建成榨油、罐装为一体的生产线,并将山茶油注册为“翼王乡”品牌,销往全国各地。廖盛良说,10多年来,他们夫妻同心发展油茶产业,收入逐年增加,建了新房,日子越过越好。“去年基地发放工人工资达20多万元,带动了更多村民就业致富。”
奇石乡的壮族人数占该乡总人口的95%以上,是港北区有名的少数民族之乡,也是一个后发展、欠发达的革命老区。乡长张少冬介绍,近年来,该乡以绿色发展为理念,深入实施“金山银山”工程,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以产业引领、就业增收为主线,促进民族群众增收致富。2021年,该乡油茶种植面积1万亩、中药材2000亩、澳洲坚果1000亩。目前正在加快推进3.5万亩国储林、中草药种植基地和加工企业建设。
港北区区长杨燕忠说,近年来,该区坚持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一体谋划、整体推进,建成了万亩稻虾综合种养基地和万亩穿心莲种植基地,特色产业覆盖率99%,通过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百姓,凝聚一方发展,带领民族群众走上致富路。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