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打破重视机关档案、忽视民间档案的观念,把视野拓展到全社会,特别是要加大对散存在民间的珍贵、特殊档案的征集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馆藏资源,优化馆藏档案结构,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自治区档案馆档案利用处负责人在改进作风狠抓落实专题会上如此汇报。
档案,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我国,经过历史演变,档案保管机构和档案工作有了一个别称——“兰台”。
档案不是简简单单的残卷故纸,而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对社会发展进步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群众利用档案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自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冲锋号吹响以来,自治区档案馆坚决落实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立足主责主业、结合工作实际,严守工作纪律、改进工作作风,全面查找梳理瓶颈和难题,深入分析原因,理清发展思路,守正创新推动西藏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丰富:让馆藏资源“不断档”
1965年7月1日,拉萨群众朗杰在北京学习时,受到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并合影。朗杰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珍贵合影,并把这份“珍宝”传给了女儿群花。
2022年7月1日,当得知自治区档案馆面向全区征集红色档案后,群花毅然把“传家宝”捐给了自治区档案馆。
2022年以来,自治区档案馆进一步加大档案征集力度,积极做好珍贵历史档案、实物档案特别是“红色历史记忆”档案征集接收工作,做到各类档案应归尽归、应收尽收。
以优良作风赓续历史文脉
首次近距离接触历史档案管理、修复、开发利用并进行数字化的全过程,对档案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可谓是“存真求实对历史负责,鉴往知来为现实服务”。
历史无言,档案有声。如何挖掘利用历史档案资政育人?如何保护和传承历史档案?如何进一步丰富馆藏?这些都是摆在西藏档案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作风正,效率高,事业兴。为答好这份“答卷”,高原档案人把改进作风作为一种行动自觉,把狠抓落实作为一种行为习惯,把担当干事作为一种品德操守,用实际行动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用实干实绩推动档案作用充分发挥、档案工作更好服务中心大局。
据了解,一年来,自治区档案馆接收脱贫攻坚档案2523件,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庆文书档案2170件、实物档案14类98件,以及阴法唐回忆录、上海援藏影集图册、川北日报等红色档案……目前,自治区档案馆是全国馆藏历史档案最多的省级综合档案馆,共馆藏历史档案311万余件(卷、册)、156个全宗;馆藏现行文书档案8万多卷、人事档案2万多卷。
挖掘:让“故纸堆”变“活资源”
如何开发利用馆藏纵跨近700年的历史档案和60余年的现行档案资源,是自治区档案馆面临的重大课题。多年来,高原档案人牢记职责使命,以优良作风认真履职,提升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让档案资源从“故纸堆”变成“活资源”。
自治区档案馆大力推进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档案文献展项目建设,充分运用馆藏档案资源讲述历代中央政府治理西藏地方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
“我们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务求工作实效,从而更好发挥档案作用,展示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宣传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以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增强‘五个认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治区档案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自治区档案馆积极挖掘、整理馆藏档案资源,加大档案开发利用力度,通过档案编研充分发挥档案的利用价值,将档案中的文化内涵及文化价值挖掘出来,推出更多优秀档案编研成果,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
2022年,自治区档案馆编纂出版“西藏历史档案丛编”之《水羊清册》,陆续出版发行《西藏历史档案词典》(藏汉对照)试用本、《西藏历史档案丛编》续编12本图书等。
传承:让“兰台”精神薪火相传
档案破损最常见的是边缘缺损、霉烂、断裂,也有个别虫蛀鼠咬现象发生,有些原档残破、碎片较多,存在酸化、絮化现象。这些都给修复师达珍的工作带来了考验。
让达珍印象最深的是自治区档案馆馆藏的一幅清朝绘画档案《茶兰图》。当时,这幅绘画面临着中间断裂、霉变板结等情况。经过她和几位同事通力合作,这幅绘画档案再次焕发出夺人的光彩。
36年来,达珍累计修复了上万卷档案。由于长期弯腰工作,她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
“除尘去污、配纸、展平、修复、排湿、上墙、下墙、修边、填写工作单、入库,每一个步骤,都要有非同一般的耐心和细心。”虽然时常受病痛所扰,但达珍依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努力把这门修复技术传授给更多年轻人。
像达珍一样的西藏资深档案干部以身作则,发挥传帮带作用,增强了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如今,在自治区档案馆,一批专家型人才崭露头角,一支符合新时代需要、符合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正逐渐成形。2022年,自治区档案馆的道帏·才让加被评为国家级档案专家领军人才、国家级档案专家;洛桑普赤被评为国家级档案专家储备专家;达珍、康小松、才让当知等3人被评为全国档案工匠型人才、全国青年档案业务骨干。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