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文化
画好同心圆 走好同心路——东兴市“六个融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出实效
  • 时间:2021-10-25
  • 文章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作者:佚名
  •   

      东兴市常住人口中有25个民族,其中有汉、壮、瑶、京4个世居民族。近年来,东兴市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以“六个融合”推动民族团结、民族进步和民族繁荣各项工作,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推动党建引领与民族团结进步相融合。该市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内政治生活中,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广泛开展民族宗教政策宣讲、法律法规宣传、平安创建等活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措施,创新“党旗领航·电商扶贫”“互市商圈党建共同体”“1+N20+1”党建扶贫等模式,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边境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主心骨。

      二是推动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进步相融合。该市聚焦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全力打造“传承文明、风韵独特、生态宜居、和谐美丽”的国门东兴特色乡村新风貌,先后建成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49个,率先在全区实现“村村有示范点,镇镇有示范区”目标,建设完成基本政治型自然村113个、设施完善型自然村9个、精品示范型自然村2个,42个村和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5万元以上,“两民”收入保持在全区前列。其中,京族人均收入超全国平均水平5000多元,人均GDP居全国前列。

      三是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相融合。该市把加快发展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用好用活国家赋予的对外开放平台和政策等优势,支持边境各民族创新发展跨境贸易、加工、旅游、金融、电商、物流等“六大跨境产业”,着力解决边民就业,加快边民脱贫致富步伐,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经济基础。近年来,“六大跨境产业”累计提供就业岗位6万多个,上下游产业链带动脱贫就业人数占全市脱贫人口的30%,增加边民年均收入达4万元以上。“跨境经济助力兴边富民”发展模式入选全国改革开放40周年59个经验案例之一。

      四是推动民生改善与民族团结进步相融合。该市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着力点,全力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财政资金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比例连续多年超过70%,其中社保、低保、0-3公里边民生活补贴等总支出从每月3000万元提高到8000万元。全面实施《防城港市京族文化保护条例》,京族文化元素已成为东兴特有的城市名片。京族哈节、京族独弦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京族鱼露、京族服饰、京族民歌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有京族哈节、独弦琴艺术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2人;江平镇巫头村被命名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每年开展的“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民族体育炫、边关骑行游等民俗文化活动,已成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交流互动的品牌活动。

      五是推动文明建设与民族团结进步相融合。该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卫生城等创城活动为契机,以开展“边境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长廊”建设活动为抓手,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八进”活动,凝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创城的强大合力。成功创建“全国首批绿色村庄”4个、自治区级生态乡镇2个、自治区级生态村13个、地市级生态乡村8个、“自治区卫生镇”2个、“自治区卫生村”13个。江平镇巫头村、江平镇氵万尾村、东兴市京族学校等3个单位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东兴镇深沟社区、江平镇山心村、马路中学、东兴市税务局等4个单位列为防城港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东兴市先后荣获了“国家卫生城”“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广西兴边富民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六是推动平安东兴建设与民族团结进步相融合。该市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平安东兴建设结合起来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以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关注、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全面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016年以来,该市无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同时,沿边境一线建成了执勤点、哨塔、高清视频监控、巡逻(执勤)路桥等一批边海人防物防设施,实现了对北仑河边境一线的“打、防、管、控”工作的可视化智能化监管,形成“横向贴边、纵向到点”的边海防交通保障体系。反走私综合治理在全国首创 “段长责任制”,成立首个反走私联合指挥中心、边境烟草打私情报指挥中心。创新打击违法犯罪的“现代指挥警务一体化平台”“情指行一体化”工作模式,接报寻衅滋事、敲诈勒索、故意伤害、绑架、非法拘禁、殴打他人等六类涉恶警情逐年下降,形成了边境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局面,为民族团结、民族进步和民族繁荣创造了良好环境。

      


    原文链接:http://mzw.gxzf.gov.cn/gzyw/sxxx/t1051547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新闻

  • 赏民俗、品文化、过端午 在文旅盛宴里感受神奇宁夏之韵
  • 内蒙古通辽市:聚焦主线打造春节文旅盛宴三大举措搭建各民族三交平台
  • 内蒙古发挥旅游促三交试点项目示范作用在旅游发展中讲好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 党建领航,文化铸魂——昌平区百善镇狮子营村舞狮队舞出传统文化“精气神”
  •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举行
  • 朝阳区常营地区举办“多元共治夯基提能·民族团结共筑美好”——社区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成果汇演活动
  • 陕西开启2024冬季文旅消费季系列活动
  • 首届“飞天杯”甘肃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成功举办
  • 广西柳州“五个注重”助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 北方民族大学举行2024年“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启动仪式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古籍书系》首发式暨专题研讨会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
  • 内蒙古创新打造“石榴籽e起来”联学共建党支部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形式
  • 新世界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竣工并正式移交
  • 甘肃第二届“石榴杯”民族团结进步文艺会演在兰州开幕
  • 呼和浩特市分领域、精准化创新开展2024年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
  • 云南西双版纳州启动第25次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 云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昭通市召开
  • 四川加强地名文化传承保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2024年陕西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启动仪式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验交流会在千阳举办
  • 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赓续中华传统文脉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