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咚咚咚,锵锵锵……”近日,在金秀瑶族自治县忠良乡车田村高田屯的前广场,一阵阵清脆激昂敲锣打鼓声,响彻夜幕。数十名精神抖擞、身穿瑶族传统服饰的青年分为两队,擎着两条稻草制成的“香龙”在夜色下舞动。“香龙”周围,群众举着用竹篾编织、绵纸糊制的“大红鲤鱼”“千年龟”“大龙虾”等水族动物造型彩灯,跟随“香龙”一起舞动。
这是自治区级非遗项目“瑶族舞香龙”的活动现场,表达了瑶族同胞祈求平安顺遂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近年来,金秀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瑶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方法,打好非遗品牌,巩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为绿色发展集成改革试点工作夯实文化基础。目前,该县共有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1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6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8项。近日,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中,金秀六巷乡上榜,成为广西8个上榜单位之一。
挖掘民俗文化优势创新作品
走进金秀大瑶山,游客在称赞这里生态资源优势之余,也被服饰、歌舞、饮食、医药等特色文化所吸引。
该县深挖瑶族文化发展特质,创新以“旅游带动文化、文化促进旅游”的发展模式,传承和发扬民间艺术。
以黄泥鼓舞文化为品牌的横村坳瑶民俗村、以瑶族绝技为主打品牌的古占民俗村;以瑶族香哩歌、农耕文化为品牌的罗汉山瑶寨风情园;以爬楼、茶园文化为品牌的六段民俗村和田村民俗村;以瑶族嫁郎文化为品牌的奋战民俗村……近年来,这些“民俗餐饮+瑶族风情”表演,在各乡村多点开花,成为游客必看的“文化大餐”。
这些文化元素放在民间是民俗,搬上舞台是文艺。该县挖掘瑶族、生态、服饰、歌舞、饮食等文化优势,创作《瑶都神韵》《石牌·瑶》《黄泥鼓之恋》《瑶山谣》等原创作品,完成《圣堂仙境生态瑶都》《瑶族大歌》等电视专题片、原创歌曲。前不久,《黄泥鼓之恋》入选中国—东盟文化艺术周项目。
加强瑶族文化古籍遗珍整理
11月9日,金秀瑶族自治县文化馆举办“乡村文化富民——瑶族织绣”培训班,挖掘、培养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瑶族织绣传承人,宣传瑶族传统织绣技艺。
前不久,由金秀大瑶山瑶学学会、罗香乡政府主办的“黄泥鼓舞——传承非遗文化”传习班,邀请了6名黄泥鼓舞和白马舞老师到现场教学。
在金秀,这样的活动时常开展,让这个大瑶山县城的民族文化、非遗文化得到挖掘和传承。
该县以优秀瑶族文化为根基,加强对瑶族文化古籍遗珍的整理。该县建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全面普查、采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00多项,建立电子文本、档案等数据库,挖掘有4159多个资源信息。在逐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该县现有2项进入国家级保护名录,18项进入自治区级保护名录,项目申报的质量和入选的数量位于来宾市前列。
非遗生产性保护,能增强保护工作的“造血”功能,增强非遗的生命力。该县不断探索生产性保护工作开放模式,以瑶族民间艺术为题材,打造非遗文化展示平台,重塑传统民族节庆和重要节假日,实施节庆品牌培育计划。在瑶族盘王节、功德节、阿咕节等民俗节日中,将百家宴、绝技表演、婚俗展示等非遗节目得以摆上文化餐桌。
该县还加强对传承人保护培养扶持力度,打造非遗传习基地、生产经营示范户,建立有5个国家级黄泥鼓舞传习基地,有庞伊蔓、赵凤香等8个瑶族服饰、瑶族织绣生产性保护示范户。如今,该县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8人,每人每年获得国家5000元的补助;该县已将一些传统技艺的项目传承工作普及到学校课堂,把“黄泥鼓舞”“瑶族织绣”“瑶族民歌”等项目纳入中小学课程。
拓宽文化产品的开发利用
近日,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西民协就率广西特色文艺之乡考察组对金秀瑶族自治县申报“广西黄泥鼓舞之乡”创建工作进行实地考察,邀请“网络名人看金秀”采访团走进瑶医医院等活动,宣传瑶医药文化。
如今,金秀瑶族博物馆成为收藏瑶族服饰最全的博物馆;街上的“瑶医药一条街”成为游客爱逛之街;瑶族客栈、文化村的主题表演经常彻夜展演民俗节目。
该县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结合,通过保护、整理、宣传、交流,让文化“流动”起来;群众依托丰富的文化特色,做好产业转化,实现文化富民。
依托丰富的民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县瑶族博物馆,建设5个瑶族支系的博物馆和1个生态博物馆。该县还凝聚社会力量,在政府保护的基础上,构建金秀瑶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和完善规划纲要,创新“自然传承+人为干预传承”模式,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设,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召开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座谈会,逐步实现将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回归群众主体的目标。
借力非遗与创意结合,依托“一支系一民俗”的非遗经济价值,打造民俗村,培育盘瑶“尤绵婚俗展示山庄”“六段屯茶山瑶爬楼展示寨”“横村屯坳瑶祈宁会”“古占屯山子瑶度戒”“六巷村花篮瑶女子成年礼”等非遗传承展示旅游点,让当地群众受惠。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