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文化
柳州市两级法院发挥审判职能推进民族团结进步 司法雨露浇灌“团结花”
  • 时间:2021-12-20
  • 文章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作者:佚名
  •   

      柳州市居住着壮族、汉族、苗族、瑶族、侗族等48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数的52%以上。今年,柳州市两级法院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手抓审判执行工作,一手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以法为线,将文化、语言、习俗不尽相同的各民族牢牢串起,凝成最坚固的绳索。

        一、双语审判系牢“法治同心结”

      近日,柳城法院第六法庭开庭审理了一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庭审中,法官韦生军熟练地运用壮汉双语进行案件审理,原、被告双方最终在法庭的主持下,当庭调解成功,被告当场履行了支付义务。

      这是2021年全区壮汉双语法官培训班中的一场庭审观摩。来自全区各地的学员们表示将把学习成果融入审判工作实际中,为壮乡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

      2018年以来,柳州中院积极推动壮汉双语法官评定工作,支持双语法官在调解审判中化解少数民族群众纠纷,依法保障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在执法办案中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注重总结适合民族纠纷的化解机制,让村寨较有威望的寨老参与调解,妥善化解涉民族纠纷,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做好民族团结工作,首先要在思想层面铸牢民族团结的根基。”柳州中院院长曾艳介绍,该院持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组织及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升法官处理涉及民族案件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今年1-11月,全市两级法院共组织少数民族干部参加素质能力提升培训3000余次,开展各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200余次,逐步树立干警共同的法治信仰。

      二、维护群众权益雪中送炭

      近日,融水苗族自治县大浪乡的卜先生捧着司法救助金,对柳州中院的感激溢于言表。卜先生的妻子是一名瑶族群众,6年前帮人砍树时不慎受伤,导致瘫痪在床,全家生活陷入困境。这笔10万元司法救助金,对于卜先生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

      柳州市两级法院高度关注少数民族群众多元化的司法需求,不断完善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在诉讼服务大厅等显著位置张贴民族团结公益海报,牢固树立民族平等思想,公平公正对待各民族的涉诉当事人,为生活确有困难的少数民族案件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在壮族群众较多的柳江区法院推广少数民族群众服务设施,设置双语接待窗口、双语咨询室,依法保障少数民族群众诉讼权利。2021年7月公布的柳州市第三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名单中,柳江法院、鹿寨法院荣获“柳州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称号。

      今年来,柳州中院已对118件案件共147名救助申请人进行司法救助,救助金额累计482.3万元,有效保障各族群众的权益,彰显了司法的人文关怀,让人民群众从每一个案件中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

      三、民族语言传播“法治好声音”

      三江侗族自治县法院良口法庭辖区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一些侗、苗、瑶等少数民族聚居的乡村月月有节,素有“百节之乡”的美誉。良口法庭结合当地实际,创建主要由双语法官组成的“节日普法队”,在圩日节庆期间深入村寨进行法治宣传,积极主动做好矛盾纠纷的诉前化解,目前已开展了12次普法宣传活动,发放普法资料5000余册,惠及群众1万余人。

      柳州市两级法院始终把普法宣传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桥梁纽带,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根据农村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不同特点,灵活使用民族语言向广大群众重点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法规、民族理论和民族基本知识。大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全市法院先后到企业、社区、学校、乡村开展法律咨询和宣传、法治讲座、专题培训等普法宣传教育活动398次,服务对象涉及各类群体,服务区域实现柳州市全覆盖。

      今年以来,柳州市24个法庭共受理案件9643件,结案8037件,其中调解2374件、撤诉1626件,调解率29.54%,撤诉率20.23%,有效引导教育各族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用法治思想不断筑牢民族团结根基,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法治进程中绚丽绽放。

      


    原文链接:http://mzw.gxzf.gov.cn/ztzl/zxzt/mztjjbcjhdzl/t1096377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新闻

  • 赏民俗、品文化、过端午 在文旅盛宴里感受神奇宁夏之韵
  • 内蒙古通辽市:聚焦主线打造春节文旅盛宴三大举措搭建各民族三交平台
  • 内蒙古发挥旅游促三交试点项目示范作用在旅游发展中讲好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 党建领航,文化铸魂——昌平区百善镇狮子营村舞狮队舞出传统文化“精气神”
  •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举行
  • 朝阳区常营地区举办“多元共治夯基提能·民族团结共筑美好”——社区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成果汇演活动
  • 陕西开启2024冬季文旅消费季系列活动
  • 首届“飞天杯”甘肃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成功举办
  • 广西柳州“五个注重”助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 北方民族大学举行2024年“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启动仪式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古籍书系》首发式暨专题研讨会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
  • 内蒙古创新打造“石榴籽e起来”联学共建党支部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形式
  • 新世界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竣工并正式移交
  • 甘肃第二届“石榴杯”民族团结进步文艺会演在兰州开幕
  • 呼和浩特市分领域、精准化创新开展2024年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
  • 云南西双版纳州启动第25次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 云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昭通市召开
  • 四川加强地名文化传承保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2024年陕西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启动仪式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验交流会在千阳举办
  • 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赓续中华传统文脉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