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三江侗族自治县坚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及中央、全区、全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总任务,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总抓手,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统筹、共谋划、齐推进,全力推动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奋力开创全县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继2016年,获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之后,获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在“组织领导”上下实功夫,凝心聚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组织保障更加完善。一是认准出发点,把政治站位提升到位。自治县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进步是做好全县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不断强化思想意识,提高政治站位,把巩固和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成果作为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有效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三江新跨越”目标实现。二是对准立足点,把组织领导落实到位。持续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及时调整充实县、乡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负责领导和统筹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同时,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列入全县“四个专项”绩效考评内容之一,充分发挥绩效考评的指挥棒作用。三是找准支撑点,把人财物力保障到位。按少数民族人口人均1元的标准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注重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工作,目前全县少数民族干部占82%以上,其中科级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占80%以上。新设立副科级事业单位“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事务服务中心”,保障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推进。
在“宣传引导”上下苦功夫,齐心协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舆论氛围更加浓厚。一是多措并举,民族团结宣传更接地气。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多耶节”“月也”“坡会”等民族节庆文化活动相结合,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全县各民族之间、各民族内部普遍遵循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团结相助的行为准则,民族团结进步理念深入人心,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二是多方联动,民族团结队伍更聚人气。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党的统战、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纳入全县各级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和理论宣讲内容,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责任意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活动,做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覆盖。民族团结进校园工作成效显著,全县200多所中小学均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进一步加大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力度,让爱我中华的种子深扎根于孩子心灵深处。三是多点突破,民族团结创建更具底气。在“道德模范”评选、“星级文明户”评选、特色村寨申报等方面实现多点突破,八江镇布央村跻身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行列,丹洲镇丹洲村被评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林溪镇冠洞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2016年以来,全县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个,获得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0个,有效巩固和发展了民族团结进步成果。
在“社会治理”上下细功夫,同心戮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社会环境更加和谐。一是以法为纲,全面提升法治高度。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2020年《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百家宴保护条例》的实施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三江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二是以邻为亲,全面提升团结温度。全县共有220多个村寨与贵州省、湖南省的村寨接边。不断加强与边界地区的沟通联系,创新边界建设模式,以“亲情边界”为载体,借助“月也”、“百家宴”、“侗戏苗戏”、芦笙比赛等平台,增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团结进步、和睦相处,边界地区的各族群众形成了和睦共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关系。三是以和为贵,全面提升和谐程度。建立民间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制度,定期开展排查工作,紧盯各族群众最关心关注的征地拆迁、土地流转、山林纠纷等问题,及时化解,消除各类不稳定因素。全县目前共有村(社区)级调解委员会170个,实现民族村寨法律调解机构、“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
在“服务大局”上下硬功夫,尽心竭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经济基础更加坚实。一是聚焦发展大局,经济实力得到新优化。坚持统筹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和经济发展工作,为各民族群众脱贫致富提供强力经济支撑。二是聚力脱贫攻坚,发展基础得到新强化。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把加快各民族共同富裕和民族村寨协调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促进脱贫攻坚与民族团结进步双融合、共提升。全县建成17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共安置6119户27124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搬迁总人口95%以上。全县98个贫困村、22931户98280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顺利退出贫困县序列,历史性地告别了绝对贫困,各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三是聚责乡村振兴,乡村面貌得到新美化。以乡村振兴为抓手,积极促进全县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施“四好农村路”、土地综合整治等项目,不断完善村屯基础设施。同时,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自治区卫生县城等称号,成为全国首个开通共享新能源汽车的自治县。
在“特色产业”上下真功夫,全心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基础支撑更加稳固。一是拼尽全力,抓实抓好文旅融合。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富民”战略,大力发展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建成4A级旅游景区4家、3A级旅游景区5家,打造了“中国侗族在三江”等一系列民族文化品牌,先后获得“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等众多荣誉。二是精准发力,做优做强生态农业。抓好产业扶贫提升行动,积极发动县内侗、苗、瑶、壮、汉等民族群众发展“两茶一木、种稻养鱼”特色产业,“三江茶”“三江茶油”“三江稻田鲤鱼”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功承办2018全国茶业科技年会、2019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扶贫现场观摩活动、2020年全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现场会、2021年中国茶业经济年会。目前,全县特色产业覆盖少数民族群众达100%,农民产业人均收入达4500元以上。三是实处着力,尽职尽责保护非遗。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稳步推进侗寨申遗,成为柳州乃至广西文化遗产资源种类最多、内容最广泛最丰富的自治县之一。目前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个、代表性传承人5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1个、代表性传承人31人。三江侗族多耶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