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宁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深入贯彻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以2016年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市”为新起点,坚持不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坚定不移巩固发展首府民族团结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全市呈现出“民族团结一家亲,石榴花开美邕城”的崭新面貌。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统领壮乡首府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
南宁市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关乎全局的大事来抓,市委主要领导带领市委班子和全市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赋予广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崇高荣誉,勉励“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南宁市创建工作的方向和根本遵循,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切实扛起维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担当,以实际行动体现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体现对总书记和党中央的绝对忠诚,确保南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二、干部群众同心同向,创建工作基础牢固
南宁市始终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上下齐心,同向发力,持续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创建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全市各族人民“五个认同”不断增强。据2020年南宁市社科院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6.38%的人对“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观念的认同感比较强烈。这充分说明,南宁市各族干部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巩固。
(二)民族团结经济基础更加坚实。20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26.34亿元,是2016年的1.28;财政收入796.09亿元,是2016年的1.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80.36亿元,是2016年的1.1倍;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14元,比2016年多7252元;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获得较大幅度提升。
(三)民族团结进步局面不断巩固。南宁市通过深化拓展“八进”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人人关心民族团结、人人争当团结模范的浓厚氛围。据南宁市社科院2020年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5.6%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相处比较好”。近年来,南宁市没有发生过一起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
(四)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市民族工作领导小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等多个机构高效运行,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民族工作格局。
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做细做实创建工作
南宁市不断创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机制和手段,持续提升创建工作质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进步局面不断巩固。
(一)强化机制建设,保障创建工作高位推进。南宁市积极总结经验,把完善工作机制作为创建工作的落脚点来抓,确保创建工作长抓长效。一是加强双组长领导机制。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创新发展。二是建立健全协商议事工作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督查制度、汇报通报和约谈制度,推动创建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三是建立结对共建工作机制。创新推出结对联建活动,2017年以来,全市已建立“1+1”结对帮扶6000多对,结对联建单位开展活动600多次,干部职工参与人数13000多人次,为各族群众解决难题9000多件。四是实施激励示范工作机制。南宁市在全区率先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列入年度绩效考评内容。2019年起,南宁市进一步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列为专项绩效考评,从制度上保障创建工作任务落细落实。
(二)创新工作载体,推动石榴花遍开邕城。南宁市始终把“创新”贯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过程,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活力无限。一是创新开展“五比五争”创优争先活动。截至2020年底,市、县、乡三级共命名民族团结进步“五比五争”模范17604个,其中市本级3415个。二是深化提升创建“八进活动”。截至目前,南宁市共有9个国家级、24个自治区级、261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并命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五星”33人。三是拓展民族之家建设。全市“民族之家”数量从2017年22个增加至2020年的362个。据不完全统计,仅2020年,全市“民族之家”共为各族群众提供优生优育服务5500多人次、就业帮助6330人次,帮助安排就业经营2100多人次。四是创新提出“四抓四推进”。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深化提升“13456”民族事务服务体系。抓法律援助中心建设,成立了广西首家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法律援助中心,推进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法律服务。抓网格化建设,依托南宁政法综治“云数据”应用平台,推进精准解决各族群众的困难和问题。抓“逢四说事”协商议事平台,共同协商解决基层治理重难点问题,推进基层治理模式创新。抓评比命名,开展来邕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五星”评比命名活动,推进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创建。2018年1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同志对“13456”模式给予充分肯定;2020年11月,南宁市获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
(三)强化宣传教育,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南宁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宣传教育主线来抓,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过程。一是着力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重点组织开展好一年一度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每年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000多场次,各族群众参与互动超百万人次。二是着力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以“石榴花开美邕城”为主线,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系列实践教育活动。在学校,每年组织开展“和美校园·同心筑梦”等民族团结主题的文艺展演;在社区,利用“壮族三月三”、元旦、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开展“百家宴”“民族团结日”等主题活动;在农村,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巡演等活动;在机关,举办“民族团结”主题文化活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宣传教育;在宗教场所,通过开展“五进”主题活动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据统计,全市每年开展主题文化活动超过600场,参与的各族群众达30多万人次。三是着力开展联谊交流活动。2017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平均每年举办各类联谊交流活动超100场次,参与的各族群众超10万人次。四是着力加强实体化和理论研究。在中华中路社区成立了全国首家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南宁市中华中路社区实践”理论研讨和主题征文活动,经验做法得到国家民委领导及有关专家教授的充分肯定。
(四)坚持“两结合”,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各族人民群众冷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各族群众民生福祉。一是坚持创建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新建中小学幼儿园236所,新增学位22.75万个,就业、医疗、养老、社保等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事业全面发展。目前,南宁市已开通运营4条地铁线路。二是坚持创建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全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脱贫攻坚双融合双推进双达标,进一步夯实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基础。2020年,全市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42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首府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五)推进语言文字共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权利的同时,重点在上林、马山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实施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攻坚工程,进一步增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一是加强对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培训。以社区民族之家为依托,开展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如:中华中路社区常态化开办民汉双语课堂,为社区新疆籍等少数民族居民教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二是在中小学学校开展“学好普通话,共叙民族情”主题系列活动。每年组织开展以民族团结进步为内容的校园中华经典诵写讲、民(童)谣诵读及汉字听写等语言文字品牌活动。2020年,全市中小学生普通话普及率100%。三是在农村举办形式多样的推普周系列活动。开展推普脱贫培训等行动,扩大国家通用语言普及面。
(六)实施精品文化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精品工程,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魂,不断激发创建工作活力。一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利用民歌湖大舞台、邕州剧场等公共文化设施及演出场所,举行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全市年均举办群众文化活动3000多场次,参与群众500万人次以上。二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工程。2016年以来,市本级财政共安排文化项目建设资金超过100亿元,积极推进市民族艺术基地、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等一批项目建设。三是实施壮乡文化精品打造工程。打造南宁“三月三”民族节庆文化品牌,开发《刘三姐》、《美丽壮锦》、《百鸟衣》等舞剧、邕剧民族文化精品项目。四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程。举办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国学知识笔试等活动,传承中华经典,促进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