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广西崇左凭祥市友谊关边境派出所辖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三面与越南接壤,分布着壮、汉、瑶、苗、侗等12个民族。近年来,该所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党建引领、稳边固防、服务民生”的工作理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牢抓实抓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称号,赢得了“南疆国门第一所”的美誉。
一、坚持党建引领,着力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基。
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抓组织领导、抓宣传教育、抓联创联建,全面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抓组织领导“强保障”。该所党支部将创建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常抓常议,每年结合实际制定创建工作方案,每月定期研究创建工作措施并策划实践活动,将创建工作与平安边境等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每周开展“民族方言”学习活动提高沟通能力,每月组织民警研读党和国家民族相关政策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民警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元素融入警营文化内容,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浓厚氛围,为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思想和组织保障。二是抓宣传教育“凝共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六进”宣传活动,对面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理论政策发放宣传资料2.6万余份。成立“壮族女子山歌队”以山歌形式传唱党的民族政策和边境法规,以乡音传递新时代声音。在辖区3个行政村26个屯形成“一村一长廊、一屯一喇叭,一院一展板、一房一国旗、一门一海报、一路一标语”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传氛围,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铸牢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魂”。成立帮教转化队成功转化辖区吸毒人员22名,辖区新增吸毒人员连续3年为零,在册吸毒人员复吸率仅为2.5%。通过宣传帮教卡凤村获得“全国创建无邪教示范村”称号。三是抓联创联建“激活力”。坚持党建引领,推行“葡萄串”式党建工作法,以辖区军、警、地、企、商5方为基本单位,形成了15个党支部352名党员组成的“葡萄串”支部群,牵头成立“国门党建联盟”深化联创联创建,构建“党组织+党员中心户+党员+民警+少数民族群众”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架起党群警民“连心桥”,充分发挥辖区党组织的作用,推动各部门贯彻落实平安创建、稳边固防、兴边富民等党和国家政策,共同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卡凤村党总支获评“自治区五星级农村基层党组织”。礼茶村党总支连续10年被评为“凭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坚持稳边固防,着力营造和谐安宁的边疆环境。
该所戍守祖国南疆,直接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肩负特殊使命,把创建工作与主责主业有机结合,严打边境地区突出犯罪活动,守护民族群众平安。一是创新边境管控“新模式”。积极探索边境社会治理模式,加强技防建设对边境辖区便道实行“全天候”、“无死角”监控,组织开展“十户联防”、“路长制”、“邻里守望”、“十店联防”等治安防范模式,构建起“村村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边境管控新格局。成立“客商联防队、国旗巡线队、抵边村屯护村队”织密边境社会治安防控网,发动辖区客商和各族群众参与边境社会治理,形成“党、政、军、警、民”合力稳边固防的工作格局,打造边境社会治理样板。近年来,共破获刑事案件368起,查处治安案件810起,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560名,共查获各类毒品8.6公斤,抓获非法出入境人员2190人,辖区各族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得到大幅提升。二是创新矛盾调解“新机制”。依托驻村警务室设立6个联合调解室,吸收湖南、浙江、广东三大商会党支部党员客商担任“乡情调解员”,邀请越南客商担任跨境“翻译调解员”,坚持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以及多元调解相结合,推行“五心”工作方法,排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70多起调解率达98.5%。辖区内的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等4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建设征地亩11200多亩,涉及1120户4167人,整屯搬迁5个自然屯,经民警和政府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工作未发生非法上访问题,实现“小事不出派出所,大事不出边境”。三是创新群众基础工作“新方式”。探索推行“常态走访、分级管控、精准施策、宣传发动”工作方式,把“提户知人、提人知事”作为民警基本功,让基础信息从“死台帐”变成管控治安的“活指针”,实现基础工作上下一条线。划分5个警务区建成5个抵边警务室,将警力下沉和服务送到各族群众家门口,民警以“熟悉基本情况、掌握情报信息、加强人口管理、搞好安全防范、加强治安管理、打击违法犯罪、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工作内容,实现对各族群众走访率达100%以上,对治安基础要素做到“五个一口清”,全面提高警民双向熟悉率。
三、坚持服务民生,着力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推动落实兴边富民战略,以改善经济发展和各族群众生活水平促进边疆稳定、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一是搭平台促增收让各族群众“富起来”。配合党委政府落实兴边富民政策,带动各族群众发家致富。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边民”、“落地加工+边贸合作社+直通车”模式,组织各族群众参与互市贸易、边贸运输、装卸货物、服务发展旅游经济等,打造一条富有边境特色的“支部引领,党员带头,边民互助,抱团致富”的新路子。先后成立富疆、山峰等6家合作社,每年人均增收约7000元,两个行政村集体收入50万元以上。卡风村获评广西兴边富民示范村。二是解民忧办实事让警民关系“亲起来”。坚持人民主体思想,开展“党员民警+少数民族群众”结对子、认亲戚活动密切警民关系,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大走访”活动,大力为边境困难少数民族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辖区各族群众亲切地称呼民警为“贝侬”。成立“戍边为民服务队”,开展“党旗耀边关”、“党员心连心”等爱心帮扶活动真心实意帮助各族群众解难题。民警多年真情帮扶辖区高位截瘫的壮族姑娘李美文重新“站”起来远嫁内蒙古当起了幸福妈妈感动全国观众;17年接力帮扶辖区失明孤寡壮族老人黄辉和密切警民鱼水情;持续20年帮扶新疆维吾尔族客商吐尔逊,让他在广西凭祥安居乐业,结婚生儿育女,演绎民族团结佳话。该所先后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做好事解难事680多件次,结对帮扶少数民族困难儿童20人,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32.8万元,惠及群众1100余人次。三是易旧俗树新风让文明风气“好起来”。联合崇左市花山文化艺术团深入辖区举办《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专场晚会,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派出6名民警担任辖区3个行政村民警村官,参与边民基层政权和党组织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重拳打击“黄、赌、毒、私”净化社会风气,指导村委制定村规民约引导少数民族树立良好风气,自觉摒弃旧俗陋习。推动建立村屯“一部五会”协商自治机制,通过实行“党支部提议、党群理事会商议、村务监督会评议、综治护村会合议,乡贤理事会共议、村民代表会决议”,引导各族群众凝聚共识,提升自治水平。指导村委开展每年开展“文明家庭”、“无毒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推动实施“房屋风貌、危房改造、道路硬化、绿化美化、垃圾无害化处理、健康饮水、路灯亮化”等7项工程有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卡凤村、礼茶村荣获“美丽乡村百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示范村”称号,隘口、礼茶两村获评“自治区卫生村”,隘口村7个自然屯列入自治区乡村振兴试点建设。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