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位于西藏东部的林芝市,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汉族、门巴族、珞巴族、回族、怒族、独龙族、纳西族等35个民族和睦相处的多民族聚居区。近年来,林芝市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来抓,深入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共同绘就和谐林芝的大美画卷。
【实践故事】初春时节,阳光和煦,站在山坡上远眺甲日卡村蔬菜种植基地,一座座温室大棚如一枚枚晶莹的宝石镶嵌在雅鲁藏布江畔。
走进大棚,便是一股热气,记者的眼镜瞬间沾满雾气。一位中年男子摘下一个即将上市的青椒,向几位村民传授蔬菜种植的“诀窍”。
陈千(左四)和甲日卡村村民及温室大棚种植户在大棚前合影(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种地就像生孩子,孩子不是越多越好,教育的质量最重要。种菜也一样,你们过去是靠数量取胜,现在要靠技术,既要提高单产,还要保证质量、营养和口感,这样才能卖出好价钱。”说话的是陈千,蔬菜基地的技术总监。他诙谐的比喻,让几位阿佳(大姐)忍俊不禁。
陈千来自湖北,土家族,在西藏种菜已经20多年了。
“基地租用了甲日卡村的280亩地,有温室大棚95座,种植西葫芦、大白菜、黄瓜、青椒、西红柿等20多种蔬菜,年产量335万斤,年产值达900万元,主要销往林芝、拉萨、日喀则等地。”陈千说。
陈千出生于1971年,从湖北一所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先是在当地工作,后来离职到各地创业。2000年,他只身来到西藏,先后在日喀则、林芝等地种菜,并成为当地有名的科技特派员,经常外出教授技术,帮助农牧民群众学习种植大棚蔬菜。
2014年,机遇来了。林芝市实施万亩蔬菜大棚建设工程,种菜经验丰富、熟悉当地气候、与各族群众能打成一片的陈千牵头成立了一个蔬菜种植合作社和一家公司,先后建起6个蔬菜基地,发挥了提升蔬菜产量稳菜价、促进当地群众增收、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综合效益。
陈千(前)和种植户在大棚里查看蔬菜长势(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我们村有51户254人,其中的40户村民能拿到土地流转的费用,而且农闲时还可以到这里打工,不仅赚到了钱,还学到了技术。”甲日卡村党支部书记多多说,村里每年的土地流转费超过35万元,打工收入有30多万元。去年底,甲日卡村的人均纯收入已经超过了1.9万元。
从大棚里走出来的村民提嘉告诉记者:“陈老板来洽谈土地流转建基地的时候,我们还有些担心。现在我们都从这里受益,大家打心眼里感谢他。”
提嘉说,她家流转了6亩地,过去种青稞、小麦、玉米,每亩地的收入也就五六百元,“现在每亩地的租金是1350元,我还差不多在这里干两个月,打工收入有7000多元”。
7年来,在各个蔬菜基地里,许多藏族群众来打零工学技术。有的基地还曾来过苗族、彝族、傣族的兄弟姐妹。各民族群众在这里合作共事,和谐相处,成为名副其实的民族大家庭。
“民族团结嘛,我觉得就是大家在一起交往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致富。”秉持这样的理念,陈千把蔬菜基地建成了一个个“民族家庭”,“没有西藏各族群众的帮助和包容,就不会有我的今天。我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感到很踏实。”
在种菜的同时,陈千也收获了美满家庭——2006年,他和来自昌都的藏族姑娘洛松卓玛喜结连理。生活中,陈千和洛松卓玛互相扶持,互相理解,日子越过越好。他们在林芝市里买了房,大儿子洛松江措已经上初一了,二儿子洛桑次仁在读一年级,一家人和和美美,其乐融融。
陈千(右三)和甲日卡村村民商讨大棚种植技术(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据介绍,自2016年以来,林芝市所有6958户23893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先后脱贫摘帽。截至去年底,全市城镇和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6676元、18966元。
【案例点评】陈千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菜农,但他热爱西藏,扎根西藏,尊重藏族群众,尽己所能帮助各民族兄弟姐妹发展致富,在种菜、卖菜的同时,搭建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为“民族团结之花”施肥浇水。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牢牢把握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雪域高原,我们就一定能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成美好现实。(记者 薛文献 格桑朗杰)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